本市将率先推出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标准体系,对管廊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管理上统一标准,统一管理。5月18日,市住建委主办的北京市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标准体系建设专题会召开。研讨会共对5部综合管廊工程标准规范进行汇报和专题讨论,预计自7月1日起,5部标准将陆续出台实施,辐射京津冀地区。
副中心将建设具有世界最先进水平的“智慧”综合管廊,总长约30公里。中建一局市政公司总工程师李小利说:“一期工程主体结构已全部完工,机电及监控设备正在安装,二期工程将于年内开工。”
告别“马路拉链”
在城市副中心地下综合管廊参观示范段,北投集团工作人员说:“副中心综合管廊将给水、再生水、热力、冷热水、燃气、电力等8大类18种管线集中起来,分舱归位。”
这些宛若一条条“地下长城”的综合管廊工程,共建有三层,涉及7条道路下总共长约11.3公里,以及配套交通道路约9公里等基础设施工程。北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目前暂定规划方案,二期综合管廊工程,将涉及18条道路下的综合管廊总长度约13.5公里。
城市副中心综合管廊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集合升级工程,建成后将彻底解决传统市政建设“马路拉链”“空中蛛网”等顽疾,地上再也看不到密密麻麻各类管线,也极大方便市政管线维护和检修,集约城市地下空间,提升城市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效率。
标准辐射京津冀
长期以来,城市综合管廊施工、质量验收、设备安装、资料管理等各项工作标准由各单位分头进行编制。为使各标准之间融合得更加紧密,避免标准执行过程中出现矛盾,才统一牵头、统一编制、统一实施。
2016年底,北投集团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管廊工程的建设,组织编写了北投集团企业标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资料管理规程》,在管廊工程建设过程对规范工程资料管理和此次标准编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次研讨会,共涉及《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规范》、《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资料管理规程》、《城市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规范》、《城市综合管廊运行维护规范》共5部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标准规范。
此次标准规范的制定也将为河北、天津提供参考,辐射整个京津冀。这对京津冀管廊建设协同融合发展、节约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和保证运维都有重要意义。
将建450公里综合管廊
目前,综合管廊涵盖了地铁3、7、8号线、通州文化旅游区、城市副中心、来广营路、顺白路、新机场高速、世园会内外、冬奥会、新航程部分道路等区域,其中副中心将建成约30公里长的综合管廊,为各区域管廊长度最长。
综合管廊建成后,也需要后期运营管理来保障其安全运行,如正在编制《城市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规范》中,从基本规定、安防系统、通信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信息管理平台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系统工程联调共9个部分将进行详细规范管廊的运营管理,保障综合管廊及设施安全运行。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要求,到2020年,建成综合管廊长度由现状约12.5公里提高到150-200公里;到2035年达到450公里左右。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规范》将于2018年7月1日正式实行;《城市综合管廊运行维护规范》今年3月已完成报审稿,计划下半年正式实行;其余三部标准,计划统一在今年年底报审,2019年3月前统一发布实行。